惟胜道合伙人张钦云律师做客《百姓关注》直播间

贵州惟胜道律师事务所     2025 年 4 月 2 日

+ 更多信息  后退

2025年4月1日,惟胜道合伙人张钦云律师受邀做客《百姓关注》直播间,就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事件进行专业法律解读。张钦云律师从事故责任划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智能驾驶的法律边界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该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

 

2_副本.jpg


张钦云律师指出,此次事故的责任认定需要综合考量驾驶员操作、车辆系统设计以及道路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在驾驶员责任方面,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领航辅助驾驶)状态,驾驶员在系统预警后1秒内接管,但碰撞前时速仍高达97km/h。现行法律对L2-L3级自动驾驶的责任主体仍界定为驾驶员,若其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可能需承担主要责任。而对于车企而言,若调查证实车辆存在系统缺陷或电池安全设计问题,小米可能需承担产品责任。此外,若事故路段因施工临时改道且未设置足够警示标志,施工方也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张钦云律师特别关注事故家属的维权困境。家属反映小米未主动联系,仅通过客服回应“已上报”,缺乏实质性沟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遭受人身损害时,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车企有义务配合调查并妥善处理善后。张钦云律师建议家属通过司法鉴定固定证据,必要时提起民事诉讼,主张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如果车辆已经足额缴纳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在没有违反保险条款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针对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张钦云律师表示,目前中国法律对L2-L3级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尚无专门规定,司法实践多依赖《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的过错原则。车企需证明已明确告知用户辅助驾驶的功能限制,否则可能因“未充分警示”承担过错责任。张钦云律师呼吁国家加快完善智能驾驶法规,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张钦云律师总结称,此次事故为行业敲响警钟,消费者需理性看待辅助驾驶功能,车企应优化安全设计,监管部门也需加强新能源车安全审查。目前,安徽警方专案组仍在调查中,最终责任认定需以官方结论为准。




END



张钦云律师简介

贵州惟胜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团队负责人。张钦云律师自执业以来承办的各类案件、办理的各类诉讼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追求事实真相和秉持正义的态度取得了众多委托人的一致赞赏。


1_副本.jpg


主要领域

1.民商事代理及刑事辩护;股票、证券及金融纠纷解决;擅长代理证券欺诈、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复杂案件。

2.民商事方向业务每年承办业务多达上百余件。涉及方面包含各类合同纠纷,土地纠纷,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涉及财产抚养权离婚纠纷,工伤、交通事故纠纷,债权人析产之诉纠纷,涉外、涉港、澳、台贸易纠纷,合伙清算纠纷等。

3.刑事辩护方向包含无罪辩护、罪轻辩护、取保候审等。


社会职务

第六届贵阳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专业委员会 委员


成功案例

1.代理刘某与孙某、付某某之债权人析产诉讼纠纷,最终法院强制执行了孙某恶意转移的财产,同时追究了孙某、付某某及委托律师共同伪造证据的刑事责任。

2.代理大陆某公司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某无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为委托人追回数十万美金货款及其损失的提单费用。

3.为徐某诈骗案二审进行辩护,法院认定涉案金额中大部分与徐某无关,徐某获得罪轻判决。

4.为林某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进行辩护,检察机关采纳了辩护人的意见并且召开了听证会,作出了不予起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