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卖衣服的在自己档口玻璃上贴着“谢绝同行入内”提防着同行模仿自己新进的版式;做电子产品的除了拿到诸如苹果专卖资格的店,没有哪一个不为自己获得更多顾客在消耗着自己的利润;即便在银行业里,为了争夺客户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数“软硬兼施”,当合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各种形式的银行涌入城市的时候,也都在纷纷哀叹。同样,在律师行业里,并没有因为他的准入门槛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要求高而避免了竞争和厮杀。可对于律师行业来说,同行真的就是冤家吗?如果不是冤家,那同行到底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数据开始探寻这个问题。
贵阳,一个三级省会城市,截止2014年12月统计的工商登记企业户数为78738户。在这片2403平方千米里的土地上有律师事务所142家,注册律师1604人。据贵阳市司法局统计,2012年全市律师事务所创收4359.5万元,2013年创收4907万元,2014年创收4964.74万元。通过上述数据比对可以看出贵阳市律师行业业务收入三年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大的增幅。
这些收入的构成一般由“法律顾问”、“专项法律服务”“诉讼”几部分组成。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在寻找业务时首先以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为目的,因为这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有了“顾问单位”,保底的顾问费就是一颗“定心丸”,如果顾问单位有任何事情一定是问自己的律师,那么专项服务又可以增加不特定的收益,发生诉讼当然的代理人就是法律顾问。那么,问题来了,在与意向法律顾问单位协商的时候,客户总希望律师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签订的顾问合同几乎包罗万象,既要涉及合同管理、制度管理、人事管理、劳动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又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业务培训活动,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重大项目谈判……,在遇到较为重大的问题时还需要出具《法律意见书》,为客户提供法律分析。
如此多的服务项目固然能对客户形成吸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真正有时间和精力把客户的每一项合同内的工作都做好吗?事实上,精力上的不足常常会导致顾问工作衔接中的两头抱怨:律师说“随时都在审合同,随时都要求马上来一趟,难道我就只服务你一家公司?”;客户说:“什么顾问哦,只顾不问!有的问题问到他们,根本答不上来。”
且不说律师自己的敬业程度,无论你再努力,法律门类涉及的各个领域总不可能面面俱到。双方面都不满意使工作状态和幸福感大打折扣了。在找业务的时候,我们通常希望面面俱到获取客户信任,这些面面俱到但凡有一面不到时客户的体验就非常糟糕,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律师都是一群有想法的人,大多数律师不仅仅希望做律师来获取一份收入,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某领域的专家,有着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展示自己的不同方式,希望把律师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经营。所以“专业化道路”形成了律师发展的趋势。但律师面对生存,又十分担心假如自己一“专业”导致客户流失,只做一个领域的业务能否吃得饱?这样的担忧使得理想被现实一直拖累。
事实上,同业化的竞争又没有办法提高收入,从近3年来贵阳市律师行业创收来看就得出传统法律市场已到达瓶颈。综合性的大律师事务所选择进入贵阳这样的三线城市,是举品牌优势获取市场,客户认同律所而不是某个律师,是因为坚信这样的航母人才构成完善,交给他们的综合业务会得到完善的服务。这就形成了一种的尴尬的局面:在贵州本土的律所里,客户认可的是律师个人品牌;在外来综合大所里,客户又认可的是律所品牌。这是为什么?
尽管贵州本土的综合大所也有着不同方向的律师可以提供综合服务,但由于“合伙人商铺式”的分配模式导致业务合作寻求帮助时会有利益损失。合伙人之间的协作难以顺畅。另外,各位合伙人之间案源标准不一,难以达到互惠“国民待遇”。而入驻的大所,他们有着统一的管理团队,按照各地的不同情况组建了一个“平台”,成为平台的会员就可以在整合好的平台上得到突破。毕竟,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而律师行业里,好的商业模式,恰恰就是由同行共同搭建的。
同行,可以界定为大同行和小同行,大同行就是都是律师、都是医生。小同行就细分专业,商事诉讼律师、知识产权律师、侵权律师、婚姻家庭继承律师、医疗纠纷律师、经济犯罪刑事辩护律师、毒品犯罪律师、公司法律师、证券律师、金融并购律师......如果专业细分,有限的市场被细分,客户的需求被深挖,那么同行竞争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再进一步来说,各自将专业化定位好,精准的把自己认定的擅长的专业做到极致,所有的同行就都是你的客户,同行之间的协作成为需要。这样一来,同行就不是冤家,而是爱人了。
接下来,我们要探索如何协作?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针对自己积累的客户:服务进行外包
在专业化道路初期,每个转型的律师事务所都会有着一定的客户,以选择商事诉讼这个专业化领域为例,曾经积累的法律顾问单位怎么办?选择专业化道路并不意味着要流失客户。此时,我们可以选择服务外包的方式:可以在业内寻找最适合我们客户业务需求的律所、律师来给他提供服务,而我们对这个外包负有质量监督的义务。经过体验,客户知道我们是为了做得更好更专业而有所放弃,当他在我们的业务范围内需要服务的时候还会找到我们。同时接受外包的律所、律师也是专业做顾问服务的业务,也是专注于一个领域,业务并没有竞争。经过合作,双方之间的默契一旦达成,接受外包的律所、律师会在提供常年法律顾问的过程中,告知我这个客户在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的服务了。
针对不特定潜在客户:合作平台的构建
接下来可以寻找同样走专业化路线的律师事务所,在例如法律顾问、知识产权、商事诉讼、经济犯罪刑事辩护几个板块搭建一个联盟,各自营销时以联盟体为后盾,当业务不属于自己的范围就向其他合适的联盟成员输送,这个联盟是成员数量不多,一个领域选择一家业务精致卓越的。当磨合到一定时期,可以以联盟进行营销,减少营销成本,集思广益的获得有效业务,给客户提供贵州本土最好的法律服务。
有放弃,懂得“舍”才会“得”,站好自己的位置,大格局成就大梦想,同行不是冤家,是一路同行的伙伴。
想要走得快,一个人走;想要走得远,一群人一起走。